南京一日四场万人大型活动,他们的回答是:全力以赴!

南京 更新于:2025-10-20 11:11
  • 窥一斑知全貌

    10月18日晚,苏超半决赛在南京奥体中心打完了,南京队主场对泰州队,现场61565人。

    接下来我把当晚的情况按从大到小、从背景到细节的顺序聊一遍,尽量写清楚怎么布置、谁在做什么、发生了什么,这事儿不复杂,但细节不少,值得看看。

    那天不仅是这场足球赛热闹,周围一圈里还有好几档事同时上:奥体体育馆里是陆虎的演唱会,国际博览中心在办糖酒会,青奥体育馆有陈粒的演出。多活动、多人流、性质还不太一样,给安保和疏导带来更高要求。面对这种情况,市里没把人随便一摊,而是像下棋一样分区部署:哪个场馆是哪类人群、哪个出入口可能会拥堵、哪个路口需要管制,都是提前想好的。

    从指挥层面看,南京市公安局巡特警支队把这件事当成一次“全城联动”的演练来做。副支队长沈元接受采访时说那天人多、活动类型多、疏导压力确实大,所以支队几乎全员上岗,按点把人力和设备投进了重点场所。指挥中心里,现场画面和警力调度是同步的,谁在内场、谁在外围、谁管交通、谁盯周边,这些都写了分工表,调度时按表来走,出现变化再临时调整。

    实际部署看着不花哨,讲究实用。内场周围有一圈固定岗,大约50名特警在里头轮班,他们采取错位站位:有人面朝赛场,有人面向看台,互相交替,既能盯比赛场面,也能看观众动向;外层又有差不多60名队员,分布在出入口、通道、电梯口和楼梯口,这些地方是人流最密集的“敏感点”,一旦有人流滞留或产生推搡,这些队员就能第一时间介入。简单说,里头有人看内场、外面有人盯出入口,形成两道线上下呼应的防护。

    技术上也用了不少东西,不像从前只靠人力。现场形成了“空地联防”的格局:地面有侦测反制一体车和移动反制装置,用来发现和干预未经申报的无人机;空中配了多功能反制无人机,可以侦查、也能反制。场上还有几架侦查无人机当“空中哨兵”,把重点区域的视频实时回传到指挥部,便于现场指挥和后方支援判断。对那些所谓“黑飞”人员,做法是快速锁定、定位落地查控——当晚并没有因为无人机干扰导致比赛受影响,这一点很关键。

    进出安检的环节也很细。入口处X光机一直在转,所有包裹都要通过扫描。遇到可疑物品的流程很明确:先拉开警戒圈,派排爆机器人靠近侦查,必要时封闭单侧通道,等确认安全再放行。这里用了排爆“机器狗”,它能钻进人不方便进去的狭窄空间做探测,既节省时间又把风险降下来。夜里你还能看见装甲巡逻车绕着场馆慢慢走,快反小组在待命室里随时准备上场,这些硬件和人力叠加,形成了比较扎实的外部防线。

    关于人流疏导,细节多到起作用的被忽视。安检口设了限流通道,遇到高峰时会临时增开通道或调整通道方向;中场和比赛结束时有预案,关键转角处有人引导,电梯和楼梯口由专人管控,避免“挤在一起”的危险。那些队员不是随意站着摆样子,有固定轮班表,50人的里场队伍会互换位置,保证有人始终盯着看台。一旦发生零星滞留或临时拥堵,现场就会临时疏导,打开额外通道,很快就恢复流动。

    调度的配合也不是光靠口头说说。巡特警支队跟场馆保安、交通部门、消防部门保持实时联系,指挥中心会根据无人机回传和地面巡逻的情况同步调整部署。举个例子:演唱会人群偏年轻、进出节奏快,糖酒会则是人群流动慢但集中在展厅里,这两类场所进出口的疏导方式不能一样,所以分区管理很重要。事前几天还有演练,检测设备能否正常工作、队员之间的衔接是否顺畅,这些都跑了几遍,尽量把临场不确定因素降到低。

    还有些不那么显眼但重要的细节。比如低空监测体系能把未备案的无线信号迅速锁定,移动反制设备可以在不干扰正常活动的前提下进行干扰,把“黑飞”压制住。对可疑人员的处置也有流程:先隔离观察,必要时带离询问,除非发现明显违法行为,否则不会有过度行动,大家讲究程序。比赛结束后,队员并没有立刻撤离,而是继续在周边巡逻一段时间,设备保持在线,直到大部分人群散去才逐步收队。指挥中心的无人机画面、X光检测记录等都留作备查,以便后续回溯和复盘。

    人和设备之所以能这么顺利地配合,是靠事前的准备和当场的纪律。沈元说标准定得高,是想把不确定因素降到最低。说白了,这些工作听着很笼统,但真正做到位需要很多细活儿:换岗时的交接、发现可疑物品时的冷静处置、引导拥挤人群的一个手势、一句清晰的口令。你可能看不到这些细节,但正是这些小动作把隐患挡在了门外。

    当天也有一些小插曲,比如局部的临时拥堵、几名观众因迟到被要求在外等候,这类事用临时指引或临时开通通道就解决了,没有上升成影响秩序的大问题。安保队员整晚不歇,设备前后配合得比较紧密,直到晚间人群大量撤离后,他们才开始整理装备、归队。

    这类多场次、多场馆同时间段的安保,给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:既要保证市民安全,也得尽量不影响大家的观赛、观演体验。那天的节奏是按计划走的,既有严格的流程,也有灵活的临场调整。现场能观赛、能听演出、还能平稳撤离,这就是台前台后的配合做出来的效果。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